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寇克让首页资讯资讯详细

【评论】《书法没有秘密》再版,《收藏》杂志剧透。

2017-11-01 14:46:03 来源:寇克让的书法时代作者:
A-A+

  《书法没有秘密》自2012年由新星出版社出版以来,备受关注,初版售罄两年多以来,影响继续激荡。近日,《书法没有秘密》适度修订、重装焕发,将由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再版发行。《收藏》杂志率先推出寇克让《再版序》,以及寇克让儿时同学、作家杜君立评论《书法家的秘密》。

再版序

寇克让

  《书法没有秘密》出版五年以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蒙读者及多方好友鼓励,得以再版。

  我希望新版还是读者喜欢的那个《书法没有秘密》。

  七年前草写《秘密》,我决意放下所谓的学术身架,写一本普通人愿意看、看得懂的书。出版五年来,读者的反馈使我有信心对原作略事修葺而非大加删削。《秘密》讲的是多数读书人可以看清楚、听明白的人和事,是关于书法战略的一次文字努力,是一次由习字心法向人生思考升华的尝试。它本来就不是为依样画瓢、雕虫刻符而作的定制版,分奔离析的笔法要诀、复杂琐碎的写字技术在这里不是重点,这是《秘密》的传统,新版自当坚守。

  写作的语言方式请允许我也基本不做改变。当年,《秘密》出版收到的第一条意见就是商榷“这样的语言风格对这样一个严肃的话题是否妥当”,我没有回答,我只由衷地感谢第一位异议者对《秘密》具有自己的“语言风格”这一事实供认不讳。至于如此“严肃”的话题,语言上是否必须四平八稳,也请容我保留意见。我以为语言风格的不可以改变就如同乡音难改,它和人的复杂性、书法风格的多样性如出一辙、相辅相成。如果说,在这个严肃话题多年一贯的板着面孔陈述的方式之外又多了一个《秘密》,那必是我的荣幸,也是读者的幸事。

  当然,《秘密》的再版也必须焕然一新。

  原版毕竟是一个“书法书”,所以,免不了贪多求全,是读者的支持让我更进一步,减少妥协。比如,第八章《求古寻论》最后两节杨凝式与宋四家,当初因为篇幅的约定不能展开,再版之中,删除了这两节。不过,删除更重要的原因还是出于对《秘密》本身理论的坚决践行。《秘密》中我把书法史分为古典期与变异期,唐及以前是书法的古典期,五代及以后是变异期。再版把人物的断限设定在古典期,必然要去掉杨凝式与宋四家,也许这样全书内在的体例会更显纯粹。

  再版中取而代之的是张旭一节,我将他定位为草书之神而不是惯常所谓的草圣,书法的历史上草圣有的是,就缺他这一尊神。这不仅有文献的支持,更是我这几年学习他草书的体会。这样的处理,不是为新而新,而是研习书法与研读文献两条道路共同的指向,“书法问题,书法解决”是多年前就有的真切体会,也是七年来一以贯之的主张,不论是前修,还是再版。

寇克让

2017年9月5日星期二

书法家的秘密

杜君立

  《诗经》云:“周原膴膴,堇荼如饴。”半个世纪前,寇克让先生就出生于这片古老的周原。周原孕育了悠久发达的中国农耕,也是周礼文化和金石文化的兴盛之地,被誉为“青铜器之乡”。教民稼穑之后稷,孕育周人之姜嫄,文、武二圣,周、召、奭三公的神殿至今都屹立在周公庙内。很多年后,克让受邀题写了周公庙的山门,独树一帜的寇体“周公庙”三个金色大字引人心驰神往,流连忘返。这桩美谈不仅是克让先生的骄傲,也是周原的荣耀。对他来说,以这种方式感念桑梓之情,大概没有比这更美好的了。

  一

  我和克让是中学时期的同学。那时候,我们有不少同学都在练习毛笔字。这或许是那个年代大多数中国孩子唯一可以付诸实施的艺术训练。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国还非常传统,每逢过年,家家都要请书法好的“先生”写“对子”,这种基于实用需要的“毛笔字”或许还算不上“书法”,但它确实很受人敬重。学校里也有专门的写字课,先生教我们一笔一划学写大字。

  小时候的练习其实与“书法”关系不大,唯一的好处是养成了毛笔书写的习惯。到了中学时期,不仅心智已经长大,有了一定的审美能力,而且学习条件也大为改善,笔墨纸砚齐备,一些基本的字帖都能得到,同学之间也可互相切磋交流。因此,我们中学时期书法非常流行。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克让当年在我们学校很出名,有一半原因是他字写得好,据说他专门拜过书法老师;还有一半原因,大概是他的个性。人们常说“字如其人”,克让个性很强,从上小学到中学毕业都是班长。高三那年开学,新来的班主任找我谈话,问我可否愿意做班长,我说这可使不得,他又问谁可以做班长,我说大概非克让莫属。克让与很多“班长”不同,他不仅热情、担当、还有一种难得的正直与纯真。这种性格气质往往是与生俱来的,与书法上的悟性,共同构成一种独特的“天赋”,体现在他的书法作品上,别人哪怕下多少功夫,恐怕也难以得到。

  虽是同学,但中学时我跟克让并不熟。高考后天各一方,我去了北方,他去了南方,虽在不同学校,竟然都是机械专业。因为对专业不感兴趣,我那段时期沉迷书法以作排遣,跟克让书信往来就慢慢多起来,很快成了莫逆,所谈都是书法。过年时,我们一起走过很多村庄,专门看人家头门上各式各样的对子,咬文嚼字,品头论足,高兴得如同参观一次书法展。

  在书法上,我自觉天赋不够。克让鼓励我学习篆刻。后来他给我寄了很多“石头”。每次去邮局取包裹,工作人员总要问我为什么要来回寄石头。这些寿山石让我刻了很多年,几乎给每个跟我关系不错的同学或朋友都送了一方印。

  踏入社会后,谋生之难,让我放弃了所有的青春梦想。但克让竟然始终没有放下手中的毛笔,在书法并不热闹的年代读了书法专业的硕士。后来听说他脾气不改,书法专业的那点“学问”让他闲得难受,就又一次改读了北京大学古文献专业的博士。他孜孜以求,终于修成正果,成为一名职业的学者、书法家,而正当他这几年声名渐噪之时,国家复兴传统文化艺术的战略已经全面布局,克让的人生和国家民族的方向不谋而合,这让我深深敬佩他的远见卓识和孩童时代就已经初露端倪的引领气质。

  理想能不能当饭吃?这是很多人在成长过程中都要遇到的问题。为了“吃饭”,我们放弃了太多,其中就包括理想,很多人做着自己不喜欢的工作,“误把吃饭当理想”(寇克让语),在一个人人讲成功的时代,没有比一个“失败的职业”更失败的事情了,结果很多人为了“事业的成功”选择了“理想的失败”。我比较不幸,四十岁的时候,同时品味到了事业的失败和理想的失败。

  人如果失去了一切,往往会得到自己。当我回到原点,便开始尝试写作,这是我最想做最喜欢做的事情。正像克让说的,“以前的读书人现在几乎都改行成了写书人”,我这一写就是十年。

  在我第四个本命年里,我出版了自己的第十本书——《现代的历程》,获得了当年“腾讯华文十大好书奖”。这当然令人欣喜,但是,比获奖更让我感动的是克让为我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庆祝晚宴,邀请了几乎所有在京的同学和校友。进北京领奖的路上,我就带了一本书——《书法没有秘密》,其中一段写道:

  “十年寒窗,少不了闭门造车,这不是坏事情,是积聚能量的契机。读书写字的人,如果认为自己哪天遭受了冷落,你应该感谢上天对你的特别垂青。你一次遭受冷落,就少犯一次错误;你若干年遭受冷落,就可能干成一件大事情。

  这段话如同是克让专门为我写的,或者说,这段话只有我更能懂其中的深意。

  多年后,我和克让都已人到中年,彼此见面,都自道“老了”。克让从八岁习字,四十年“不忘初心”,这种执着非常值得我学习。他在书法方面的成就只是表象,以我对他的了解,克让对人生的领悟更能透出大家气象。只是偶尔的瞬间,我还是能从他身上看到当年那个英气勃发、才华横溢的”班长”。

  二

  性格即命运,克让从来都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本份人”。克让作为书法家,主要从事艺术创作,但他并不只是一位书法家。他在文献研究、书法史论、教育等方面多有建树,相关领域诸如古物、书画碑帖鉴赏,都有精深的造诣。2012年问世的《书法没有秘密》就是体现他多种学术成就的一部力作,让我百读不厌,自愧弗如。

  真正的好书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许多很流行的畅销书都是昙花一现,只有经典的作品才能一直再版和流传。《书法没有秘密》最早由新星出版社出版,读者颇有好评,也一直比较畅销,经常被摆放在书店最显眼的位置,很多时候都因为断货而一书难求。这次版权到期,再版争夺很激烈,北京联合出版公司以优厚的条件拿到了该书的出版权。从装帧到设计,这次再版将书的方方面面都做得非常到位。

  关于本书的内容,我不必做过多“剧透”。作为一位资深的书法爱好者,我觉得这本书简直是为我写的,非常通俗易懂,但又不失专业深度。一些基本的书法常识和知识,以及人们在书法练习中经常遇到的各种问题与困惑,都可以从书中找到中肯的答案或建议,完全可以作为书法入门书来学习。当然,这并不是一部普通的书法教程或课本,它是一位书法家的艺术思想录,处处充满富于智性与创见的个人言说。

  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书法内涵丰富,作为“艺”,书法离不开道、德、仁的支撑。言为心声,字为心迹,写字写的是一个人的内心世界。这部貌似平常,像是朋友谈心的书,活泼有趣,深入浅出,凝结了作者长期以来对于书法的心得和体验,或是知识、或是经验、或是感悟、或是研究,在阅读中随处可见,平易近人,真诚睿智,绝不故作高深。读此书,不仅能懂得书法这种东方传统艺术有着深厚的历史,能发现许多欣赏和练习书法的必由之路,也能领悟到书法和为人之道。

  读书是一种获得,写作则是一种输出。写作常常是写自己懂的东西,甚至是为了证明自己对,这很容易导致著书者变得狭隘、骄傲,自以为是。在《书法没有秘密》这本书中,克让始终保持着一颗谦逊温和之心,文雅而不失亲近,就像一位博学笃厚的良师益友,在你面前娓娓而谈,从书法的历史、流派、谱系、鉴赏,到练习书法的器用、碑帖、笔法,以及书法创作的个人见解与心得——一本书读下来,对初学者来说,如同拜了一位名师来做亲自指导;对书法同道来说,或有英雄所见略同之感。

  作为一位书法史学者,克让曾用了很长时间去研究《书谱》,在本书中他精确论证了“今传《书谱》只是序文而非全部”的论断,重新富于开创性地准确评价了孙过庭的历史地位和有关的所谓一手文献。很多人是从字帖的角度关注《书谱》,事实上,《书谱》更大的价值在于其文字和思想。中国从来不缺书法家,而缺乏真正的书法理论家。中国古代虽然技术发达,却没有产生真正的科学,形而上之谓之道,形而下之谓之器,书写只有从“器”上升到“道”的层面,才叫书法。很多书法家写了一辈子字,却从来没有想过什么是书法。克让写作《书法没有秘密》,在某种意义上就是继承了孙过庭《书谱》的精神,或者说是一部向《书谱》致敬之作。通过这部书,我们不仅看到了有关书法的“器”与“道”,也看到作者对于书法的个人情怀。这或许是这部书最为动人之处。关于书法的书很多,但这部书是独特的,也是难得的。克让有无数堪称神品的书法作品,但在我看来,这部书才是他最好的作品,他为此付出了最多的心血。

  文字是人类文明的最大贡献,也是历史的重要起点,世界上有很多文字,但只有汉字才将书写上升为艺术。象形字,仅存于汉字之中,汉字的美,加上毛笔的聚散分合,以及墨的浓淡润涩,这一切使汉字的书写成为一种极富技巧和表现力的抽象艺术形式——书法。

  在古代,大概没有职业上的“诗人”(除过那位“奉旨填词”的柳永),或许也没有职业书法家和纯粹的书法作品,因为每个读书人的日常就是用毛笔“写字”,民国时期的于右任、沈尹默便不以书法家自诩,著名的《兰亭序》《争座位帖》《祭侄文稿》等,其实都是古代文人的手稿。进入现代社会后,传统的笔墨纸砚都退出日常,毛笔先是被钢笔取代,接着书写也基本都以电脑输入输出的方式呈现,即使书法作品本身,在传播上也越来越走向数字化。

  恰恰是在这个没有书写的时代,书写成为一种文化本能,在去掉原有的实用功能之后,书法变成一种更加纯粹的艺术活动。克让专攻草书,其实就是这种将书法极致化。对一般现代人来说,草书几乎完全去除了实用性,变成一种抽象的水墨线条艺术。克让考证,草书起源于古代西北的战事,如今,这种古代密码文字变成书法的一种典型形式,用克让的话说,所谓“书法的意象”,就是将汉字的书写演绎为笔墨的艺术。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正是在当下这个全球化时代,书法才被视为一种国粹。王羲之在《书论》中说:“夫书者,玄妙之伎也,若非通人志士,学无及之。”书法是中国文化的典型体现,一个人必先有道德文章,而后才能有墨迹传世。书写是一种表达,书法的意境表达了书者的思想和德行。书法是瞬间的艺术,一件书法作品可以在瞬间完成,但这一瞬间体现的却是一生的功夫与学养。

  “文”离不开“字”,“字”也离不开“文”。一个人练习书法,离不开其天然禀赋和文化积淀,也需要专业的指导。唐人张怀瓘在《书断》中记载王羲之幼年学书,“十二岁见前代《笔说》于其父枕中,窃而读之……不盈期月,书便大进。”《书法没有秘密》就是一部写给现代书法爱好者的《笔说》,它是克让四十年学习书法的经验之谈。

  在克让面前谈书法,有点在关公面前耍大刀的意味。但作为读者来谈一本书,我还是有点自信的,尤其是一本我喜欢的好书。在当下,国学大热,书法也成了显学。目前图书市场上,谈论书法的书不少,大都是作家或学者“盲人摸象”,鲜有书法家的“夫子自道”,从这部书,我们可以发现书法家与作家之不同,尤其是这样一位文献学出身的博学精审的书法家。黄山谷见到苏东坡的《寒食帖》,赞叹不已,“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他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欣然写了跋尾,后又不慎谦卑地说:“它日东坡或见此书,应笑我于无佛处称尊也。”文章到此,我颇能体会黄山谷的心情。

  一本书是有限的,但它带给我们的启发或许可以受用一生。

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主要作为艺术信息、艺术展示、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以世界文艺为核心,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旨在传播艺术,创造艺术,运用艺术,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

联系电话:400-601-8111-1-1地址: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

返回顶部
关闭
微官网二维码

寇克让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
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