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幸请到寇克让老师,所讲话题是“书法的鉴赏与收藏”,主要来讲解于右任的书法。在2013年6月份,匡时有一场于右任专场叫做“以粹庐藏于右任书法拍卖专场”,这里的作品分布非常广,扇面、对联、横幅、条幅、立轴等等各种各样的形式都有。于右任几种常见的作品、字体风格也都包含在那儿。接下来我们就详细分析一下于右任不同的书法作品拍卖价格与价值点评。
寇克让,男,1968年9月出生于陕西,现任教北京大学书法名家工作室导师。幼年从颜真卿楷书入门,80年代晚期改学魏碑,于北魏元氏墓志用功尤深。经二十余年诸体陶染,四体皆能,尤长真、草二体。
于右任书法作品特点:字体跨度大
1479号 1480号
另外一组对联:1479号行书七言联,于右任比较典型的作品。估价还是15-20万,成交价是48万3千。
1480号尺寸不大,估价不高,15万-20万,成交价是57万5千。
点评:两件对联单价分别为4.6万万和7.5万。
1、大件作品单价低是“行规”。人家买一尺作品不能说一尺五万,人家买一尺作品可能一尺五万,买一百件作品,大件作品单价低是“行规”,从这两幅对联里边也看出来了。
2、两件笔墨效果相当。 “笔墨效果相当”不是说这两件作品的艺术水准就相当,因为还有一个形式的问题,但1480号字势开合更大,看起来用词文绉绉的,一看就看出来了,这个字洒得更开一些,1479更紧一些,当然不是说紧不值钱,开值钱。真草二体笔法转换幅度更大,就是说第二件品虽然在这里写的是行书七言联,但是里头分明用到了草法,甚至用到了楷法,在于右任的书法作品里边把“春”、“日”、“暮”放到楷书里也没有什么不恰当,所以这里出现了字体跨度大这样一个艺术特点。
大家说字体跨度大了以后就卖价吗?就好吗?当然不是。
我刚才举的唐代陆柬之有一个知名的作品《文赋》,西晋文学家陆机的文章,到了唐初陆柬之写了这件作品,最大的问题是这件作品里边两种字体,一件作品两种字体构成,在以行楷为主要节奏的一件作品中偶尔夹杂了纯粹的晋人草书、王羲之草书风格,所以出现了一个杂糅的现象,但是和王羲之所谓的“破体”不是一个意思。《文赋》陆柬之书陆机的《文赋》作品出现了这么一个情况,这件作品在书法史上面的影响怎么样?是一个奇观,但是影响不大,奇观是大家都知道、都看热闹,但是大家不认账,为什么不认账?宋元两代的人都不学他,这个很简单,像我曾经举过一个例子什么叫影响大,什么叫元人认账?在《宣和书谱》虞世南的地位推得特别高,君子长技以虞为荣。
宋人有点儿说一套做一套,考察一下宋代的书法史发现宋人学字绝大多数是学颜、学欧,极个别人学虞,而且大家知道欧体在宋代的雕版印刷的宋体字里边,宋体的诞生欧体起了关键性的作用,肩胛结构就是欧体造成的,很简单,当时宋朝的首都在在杭州,国子监的刻书雕版印刷用的是欧体字,渐渐的雕版印刷的字就规定了官方的用字,当时几大刻书中心除了杭州以外的,福建建阳也是一个刻书中心,那是商品书,杭州的才是官办的,这个档次要高得多,这是官方的,用的是欧体,渐渐的宋体字雕版印刷的宋体字就这样形成了,所以说宋代念书人举天下之人都在学欧体,最后皇家搞了一个《宣和书谱》才把欧体一脚踩底下,这个叫说一套做一套。也就是说欧阳询在书法历史上他的地位,他的影响力,虞世南和他是没得比的,至于为什么这两个人突然给平起平坐了,这是有一套原因的,这个原因主要是一朝天子一朝臣是一个政治原因,为什么?虞世南是虞世基的弟弟,他一入堂直接进了王府,十八学士,李世民手下的人,他不是为初唐武德年间,他不是为国家服务的,是为秦服务的,是秦王手下的人,而欧阳询曾经和高祖李渊是同事,所以高祖李渊武德年间欧阳询的地位高,玄武门事变李世民取得政权之后开始用他的一套人,所以在书法上把虞世南推起来了,这是一个非常深层次的原因,这里说得有点儿远,我们要说的是作品中的艺术含量的跨度越大,如果作品是协调的越大越好,但是刚才举的是唐代的范例说它虽然跨度很大,但是它的跨度大得不协调,所以那件失败的作品,而于右任的1480号字是开合很大,真草二体笔法转换幅度更大,创作难度更大,可以说水平更高,我是先说了这几条利益,说可以说水平更高。事实上他的水平确实是更高。为什么他在真、草二体之间的转换是成功的,我个人认为这是于右任俗话说叫“绝活”。他能在楷书、行书、草书之间自由地转换,而且给你感觉不突兀、不唐突。
第三条,估价反映出卖家心中两件拍品已有高下之分。卖家认为肯定是第二个要贵一点,但是估的悬殊不大,但藏家确是高人,财力、胆识兼具,其眼界简直可以“量化”。这两件作品放一起的时候,实际上看于右任典型的行楷书作品的时候确实大气磅礴,很动人的,很难和第二个作品之间,很难做出一个取舍和正确的判断,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个买家水平是相当高的。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